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午饭以后,他又感到自己控制不住内心汹涌澎湃创作思潮的激荡——或者说是“motusanimi continnus”(拉丁文,思潮如涌),根据西塞罗(古罗马政治家和演说家)的意见,雄伟有力的篇章就是由此产生的——想午睡一会以消除疲劳,可又睡不着(由于体力消耗一天比一天厉害,他感到每天午睡确实非常必要),于是喝过茶后不一会,他就想到外边去逛逛,希望空气和活动能帮助他消除疲劳,以便晚上再能好好地工作一会。 时光已是五月上旬,在几星期湿冷的天气之后,一个似是而非的仲夏来临了。虽然英国花园里的树叶才出现一片嫩绿,可是已象八月般的闷热,市郊一带熙熙攘攘,挤满了车辆和行人。但通往奥迈斯特的一些道路却比较幽静,阿申巴赫就在那儿徜徉,眺望一会以热闹出名的餐厅公园的景色。公园周围停着一些出租马车和华丽的私人马车。他从公园外围取道回家,穿过了落日余辉掩映着的田野。当他走到北部墓园时,他累了。这时在弗林公路上空又出现暴风雨的征兆,于是他等着电车,让电车直接带他回城。
===
堕落.txt
威尼斯之死.txt
我们四人又聚在一起了。 这一回,是矮个儿迈森柏尔格做东道主。我们在他的工作室里晚餐,吃得很痛快。
这是一间布置得别出心裁的工作室;富有怪僻的艺术趣味。这里既有埃特鲁利和日本花瓶①,西班牙的扇子和短剑,中国屏风和意大利曼陀林,又有非洲的贝壳号角,古老的小雕像,五光十色的洛可可小摆设,蜡制的圣母像,铜版画,以及出自迈森柏尔格本人手笔的一些作品。这些东西在工作室内排列得十分显眼,而且井井有条,有的在桌上和墨架上,有的在托架上和墙壁上。墙上和地板上一样,都覆有一层厚厚的东方绒毯和褪色的刺绣丝织物。
①埃特鲁利:十九世纪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