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理士是英国著名的性学权威,他的七大本的《性心理学研究录》对于医生、心理学者和其他的学术专家是相当重要的参考书。而霭理士在这部巨著之外另有一本比较尽人可读的《性心理学》,一面把《研究录》的内容则要再介绍一过一面把《研究录》问世以后二十年里这门学问所已获得的新进步补叙进去。而译者潘光旦先生以专家而翻译这部著作,在长达十万字的注释当中,潘先生旁征博引中国古代性心理的事例,译笔之生动,征引之详尽,都足以成为“信达雅”的翻译典范。
本书是性心理学方面的里程牌式的著作,是霭理士选材严格、文采秀丽的煌煌巨著《研究录》的“普及本”,是一本教科书性质的著作。霭理士原本是将其目标读者界定为普通的临床医生和医学院学生的,但由于性这个题目关系到每一个人,所以它后来的实际读者远远超出了医学界的范围。
===
译序
原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性的生物学
第一节 性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性冲动的性质
第三节 所谓发欲带
第四节 求爱的生物学
第五节 有选择的求偶与性选择的因素
第六节 性择与触觉
第七节 性择与嗅觉
第八节 性择与听觉
第九节 性择与视觉
第三章 青年期的性冲动
第一节 性冲动的初期呈现
第二节 自动恋
第三节 性爱的白日梦
第四节 性爱的睡梦
第五节 手淫
第六节 影恋
第七节 性的教育
第四章 性的歧变与性爱的象征
第一节 性的歧变
第二节 儿童时期的性歧变
第三节 溲溺恋及遗矢恋
第四节 物恋
第五节 兽毛皮革恋与动物恋
第六节 窃恋
第七节 裸恋
第八节 虐恋(施虐恋与受虐恋)
第九节 性的衰老
第十节 社会对于性歧变的态度
第五章 同性恋
第一节 性的逆转
第二节 性逆转的诊断
第三节 性美的戾换现象
第四节 治疗的问题
第六章 婚姻
第一节 引论(绝欲的问题)
第二节 婚姻的可取性
第三节 婚姻美满的问题
第四节 一夫一妻的标准
第五节 生育的控制
第六节 不生育的问题
第七节 阳痿与阴冷(性能不足与性感过敏)
第八节 贞节
第九节 经绝
第七章 恋爱的艺术
第一节 性冲动与恋爱的关系
第二节 何以恋爱是一种艺术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性冲动的动力性质
第二节 升华
附录
一 性的教育
二 性的道德
三 中国文献中同性恋举例
四 霭理士传略
参考书目
重刊潘光旦译注蔼理士《性心理学》书后
后记
===
霭理士是从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对人类两性关系进行科学研究的
先驱者。他尽了毕生之力,披荆砍棘,终于突破了传统的愚昧所设下的重重
障碍,在西方奠定了人类两性之学的基础,为社会上推广性的教育提供了科
学教材。他真不愧是一个“最文明的英国人”。接住这个火把,把它传到中
国这片土地上来的,就是潘先生。他在抗战岁月里,以“传经”的精神,克
服一切生活上的困难,终于把这本巨著翻译成平顺易读的汉语,犹恐读者陌
于中西之别,以他平时研究的成果,列举有关的中国资料来为原文注释。字
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他谆谆善诱的功夫。什么力量推动着他这样孜孜不倦地埋
头苦干的呢?这里可以看到的是他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忠诚和热爱。他把
一生贡献在强种优生的研究上,勤于耕种,不问收获。正是这种精神是我们
国家昌盛、民族优秀的保证。
潘先生逝世转瞬间即将十年。这十年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是发展最快的十
年,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局面正在通过开放和改革,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科学
与民主已成了群众性的要求。在这个时刻潘先生这本《性心理学》的译注本
得到重刊可以说不是偶然的。我虽不敢说封建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里所凝结成
的坚冰已经破冻,历来成为禁区的“两性之学”将能得到坦率和热情的接受,
但我相信霭氏所说的那支“密集着由传统和假冒为善所组成的队伍”可能已
失去了过去那样巩固的阵地了。这本书的遭遇正是我国文明水平的测验。时
来运转,我盼望潘先生在天之灵,会早日感觉到霭氏晚年那种宁静的自慰。
费孝通
1986 年7 月21 日
后 记
本书此次再版,全部西人姓氏的汉语译名都经胡淑云先生按照现在的惯
例校正。潘先生在旧版里已经列入题目打算撰写的《霭理士传略》在出版时
并没有写成;为着实现潘先生的初衷,“三联”重印时已经由胡寿文先生撰
写编入,此次再版收入时,作者做了一点补充。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