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年病逝于北京。原名何永芳,笔名禾止、荻荻、秋若、劳百行、杨应雷、
傅履冰等。早年在家读私塾,后到万县读小学和中学。这期间,何其芳开始
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和古代诗文,后又接触了五四新文学作品。他最喜欢冰心
的诗歌和散文,而安徒生童话更是深深感动了他,使他萌发了“美,思索,
为了爱的牺牲”的思想。
1929 年秋何其芳考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并开始创作和发表诗歌。1930
年秋进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1931 年又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在此期间,
他在大量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进入了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期。他
的后来收入诗集《预言》中的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诗,感情真挚,语言精美,
感受纤敏,手法别致,是他文艺“只为了抒写自己,抒写自己的幻想、感觉、
情感”的艺术主张的具体实践。1933 年他又转向散文创作,题为《画梦录》
的散文集,于 1936 年出版后,曾获《大公报》文学奖。这些展现了沉浸于自
我、爱情、艺术和美的世界之中的作者心灵的散文,当时为作者赢得了很大
声誉,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制作”,作者也被誉为“文章能手”。1935
年何其芳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省立第二简易乡
村师范任教,生活视野得到了拓展。他耳闻目睹了山东农民的穷苦的艰难,
写下了一批标志着他思想感情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诗文。
七七事变爆发后,何其芳回到故乡四川,先后在万县省立师范和成都联
合中学教书,并和友人卞之琳、朱光潜、方敬等创办《工作》等刊物,宣传
抗日,伸张正义,针砭时弊。 1938 年 8 月他与沙汀、卞之琳等一起奔赴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