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
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
比如说,一个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小学生,如果下课后偷偷在铁轨上排石,那么他其实是个坏孩子。
又比如说,一个常程遐街上痛扁老人的小流氓,如果私底下总记得喂野狗吃东西,那么他到底还是个好人。
我无法同意。
如果真实的人性真的只存在于独处时的自我,那么,这种永远不会表露在别人面前的自己,怎么会是真实存在的呢?难道真实只需要自己同意就可以任性地存在吗?
前些日子,我总觉得真实的自己是需要别人同意的。
有部日本电影叫'大逃杀',剧情大概是一群同班三年的高中生被变态的军方拘禁在一个荒岛上,分配武器后,被迫互相残杀到仅剩一人为止,唯一的生存者方可离开岛上,要不,三天的期限一到,所有装置在众人脖子上的颈环就会一齐爆炸。
可以想见的,这群平日交好的朋友开始残杀彼此,刀来枪去的,杀得一塌糊涂,我想,看到最后谁都会同意,真实的人性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里,当别人拿枪指着你的脸,你一刀砍将过去,另一个人又冲出来向你们扔一颗手榴弹,大家就这么激烈地相互印证对方真实的人性,倒下的弱者绝不会承认对方是个好人。
换个方向,一个人真实的自己并非存在于独处的时刻,而应该说,一个人无论如何都需要独处,因为独处可以释放一个人不想在其他人面前释放的能量,不管是好的能量或是坏的能量。每个人总有一些不想让别人参与的时刻,例如用嘴巴自慰,例如研究昨天忘记冲掉的大便,例如喝一瓶过期半个月的牛奶等等,但如果硬是指称一个人私底下的自己才是真正的他,恐怕谁也不会服气,独处只不过是想喘一口气,让自己在跟其他人互动时,可以表现的更好罢了。
所以后来我才明白,真实的自己根本不存在。
有什么样的互动,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自己,所以人性太难以捉摸了,人到底不是由一种叫真实的东西所组成的,要不,就是常常被不同的真实所构成。
像电影'大逃杀'那样的残暴互动,就别指望有光辉的人性,而像'把爱传出去'那样的温馨电影,就很难想像有坏胚子。
===========
拍摄楼下的房客期间,最大的乐趣,除了跟房东一齐思考布局的可能性外,就是结局的高度不确定性(老纳一直抓不住颖如,这是相当有趣的现象)要是老纳在上周四就写完结局贴出的话,大家仅仅能看到版本C而不见究极的黑暗终章版本了拖稿终究有其命定的道理。
警官大吃一惊时,发现身子摇摇欲坠,手中的咖啡被外遇的女子小心捧走。
依稀,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被绳索紧紧缠绕......
够力了说不定有人会比较喜欢这个版本也不一定?
但这个版本C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颖如具有不可被侵犯性,也就是说,不能成为性交的对象,存在孤独的优雅的
尽管老纳可以将颖如设定为警官第一次见面的一夜情对象(还没发生)但这个结局还是比现在结局逊色了一点,尤其是现在最终版本,拥有开启另一页“楼下的猪仔”这样恐怖续章的可能性与想像空间,这是版本C办不到
使用“让恐怖无限繁衍的罪犯自白书”这样七夜怪谈式的结局,真的非常令老纳感到振奋!